当前位置: 首页
>>警务资讯 >>警方提示

小心有“诈”!春节反诈“不打烊”,防骗指南请收好→

时间:2024-02-15 来源:湖州市公安局

  过年时节,当你还沉浸在喜庆祥和的氛围时,诈骗分子已早早为你“定制”各类带有“年味”的诈骗套路。


  1、免费领取游戏装备诈骗

  2月12日晚上,住在长兴的11岁学生小王(化姓),在家中玩手机时,被一条“0元抽奖”弹窗吸引。点进对话框“本宝宝今天开心,加我送皮肤”。小王很心动,添加了对方OQ好友。小王认为可以免费领取游戏皮肤,便在网站上用其母亲的名字和身份信息填写了注册信息

  但之后弹出的“官方通知”把他吓了一跳。系统称小王使用了成年人的身份信息,属于“冒用成年人身份骗取游戏皮肤”,违反了国家法律,将导致其父母被处罚、银行账户冻结等结果。

  陷入恐慌的小王,按照“工作人员”的指示,将其母亲的微信、支付宝余额全部提现到一张银行卡内。再通过扫码“转移”到专门处理问题的账户上,就可以“避免处罚”。

  一顿操作后,小王发现仍不能领取游戏皮肤,而且对方也失联了,才意识到被骗。共损失29352元。


  2、网游产品虚假交易诈骗

  2月13日晚上,长兴县公安局泗安派出所接到县局反诈平台预警,称辖区的小罗(化姓)疑似正在遭遇购买游戏装备诈骗,请及时处置。多耽误一秒,群众财产安全就多一分危险。反诈预警员梁年红立即与小罗取得联系,并第一时间前往其家中劝阻。

  经了解,小罗放假在家中玩游戏时,游戏界面的对话框里弹出一条消息,称可以出售更加厉害的游戏装备,并向其展示游戏装备的功能。小罗心动不已。

  在沟通表达自己想购买的欲望后。对方发来了充值账号,不停地催促他赶快充值。可等他准备付款时,发现手上的钱并不够。万幸此时,接到反诈预警的队员及时赶到了现场,成功止损500元。

  “这是典型的网游产品虚假交易类诈骗,你的钱只会打水漂,根本拿不到这个游戏装备的”梁年红立即告知小罗遇到的是诈骗“陷阱”。结合真实的案例,详细地向其揭秘了此类买卖游戏账号诈骗的手法,并为他手机下载“国家反诈中心”APP注册并开启预警功能。同时也注册反诈一哥小程序。


  一旦被盯上,一年白干都是轻的。为此,湖州公安春节反诈“不打烊”,快来get这份春节防骗指南。

  新年红包诈骗

  春节都绕不开发红包,收得多了警惕性也有所降低,此时便会不小心踏入不法分子的骗局中。不法分子多以巨额红包为诱饵,诱骗当事人点击兑奖,或是冒充好友发红包,让当事人点击不明链接。

  警方提示:凡遇到高额红包或是不明链接务必提高警惕不轻信!遇到拆红包需输入个人信息或输入密码、验证码等大概率是骗局,做到“不信、不填、一键举报”!

  机票退改签诈骗

  春节期间,航空公司官网销售的机票价格会小幅上涨。于是,有些市民就想在网上淘一些特价票、低票价的机票,很容易造成个人信息泄露。当骗子掌握购票信息后,就会假冒航空公司客服,以飞机故障或航班延误等理由,要求市民点击短信链接,更改航班进行诈骗。

  警方提示:当您收到航班延误、取消短信时,请不要直接联系短信里提供的电话号码,而应当直接与各航空公司官方客服电话或机场问询联系;当您要退票时,请切记退票退款不需要输入密码和验证码,更不需要先行汇款。

  兼职刷单诈骗

  春节期间,大家在家,空闲时间较多。不法分子在网上发布广告称“动动手指,足不出户,日进斗金”“正规平台,诚邀刷单”等,以小利诱骗受害人。待受害人加大投入后,不法分子以系统故障、转账延迟、账户冻结等理由拒绝返还本金和佣金。

  警方提示:刷单就是违法行为,天上不会掉馅饼,千万不要被蝇头小利所诱惑,任何要求垫资的兼职和刷单都是诈骗。

  扫码送礼诈骗

  春节期间,各大商家大力促销,消费者经常能看到“扫码关注送好礼”等宣传广告,街边扫码送礼的活动更是随处可见。很多人抵挡不住免费的诱惑,便会参与扫码领取礼品,很容易被不法分子趁机盗取个人信息,由此造成不必要的钱财损失。

  警方提示:免费礼品容易拿,风险要警惕。通过扫描二维码有可能被窃取个人信息及账户信息。在电子支付时代,一定要增强防范意识,不要轻易扫陌生人的二维码。


  最后,告诉你个“万能锦囊”,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,注册、开启防护功能,同时注册反诈一哥小程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