护好生态“高颜值”,催生经济“高价值”。近年来,湖州公安始终围绕“三个更美”愿景目标,深耕生态警务建设,持续打响“最具品牌力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”品牌,创新打造了一大批不同功能的生态警务联勤共治工作站,不断推出硬核举措,形成更多重大标志性成果,为加快打造“六个新湖州”,高水平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贡献公安力量。今天,让我们走进“生态‘联’播”第11期——月河街道生态警务联勤共治工作站。
因月河漾 名月河街
忆往昔老街繁华
品今朝市巷情怀
独有的韵味绘就新时代新风景
月河街道生态警务联勤共治工作站
为深刻践行“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”城市品牌发展策略,完美绽放月河“老城区”新活力,绘就美丽家园新画卷,2022年10月,湖州市中心城区首个生态警务联勤共治工作站——月河街道生态警务联勤共治工作站正式成立,该工作站围绕辖区环城东路农贸市场环境多样化、人员密集流动强、消费纠纷警情多发等情况,通过“党政牵头、部门联动、群防群治”的多元主体协同共治,全力护航老街市场零商和生态环境健康发展。
落深落细“生态联勤”新阵地
月河街道生态警务联勤共治工作站位于月河街道环城东路242号,上下2层,面积约200平方。工作站根据公安派出所、综合行政执法、交警、市场监管四部门常态入驻,应急管理、司法调解、社区网格等实行轮值办公的特点,设立了指挥调度、安全宣教培训、人民调解、食品检测、群防群治沙龙、联席会议室等六大功能区,集成处警、培训、宣防、调解、求助等于一体的实战体。
为有效实现治理观念从“一元管理”向“多元治理”的转变,从而达到治安、生态环境的“标本兼治”目标,由月河街道党委政府统一指挥,派出所、交警、行政执法、市场监管四方队伍协同共治,启动“一支队伍抓执法”,综合整治交通、污水排放、噪音等问题。
工作站正式运行以来,已开展联合现场执法350次,会诊并处结问题500余个,现场处置效能提升70%以上。
积极探索“生态联勤”新机制
为科学调度联勤共治新力量,在工作站的机制上,找准“警源综治”定位,由街道党工委班子牵头,明确各部门职责,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部门协同联动的新思路、新举措、新办法,在“五联机制”基础上,由街道党工委班子牵头,联席会商制定规章制度,明确各部门职责。
工作站实行部门轮值站长、数字赋能、常态化练兵、联合巡防、多元预防管控机制等多个机制,进一步优化多部门联合执法,实现1+1+1>3的良好效果。
另外,工作站以站点地处辖区中心区域位置的优势,在站内设置了便民惠企服务专区,实现暂住证、交通违法处理、个体经营申请、犬证办理等便捷快速办理,赢得辖区群众和企业一致好评。
开启数字“生态联勤”新方向
工作站借助公安“湖警智治·芯大脑”、派出所模块2.0和线上政务钉等数字化功能,立足多部门的资源共享、智能交叉支撑,实现融合治理、精准治理、智慧治理的一体化联合生态治理。
守护农贸市场项目中,依托公安和综合执法的电子眼综合监测系统,对辖区农贸市场进行实时污水排放盯防,共整治5家鱼产店污水排放问题。通过网络线索,联合市场监管和卫健部门对于菜场问题整治2次,有效保护老百姓的“舌尖”安全。
守护河道项目中,累计开展河道巡查、清理20次,通过无人机空中巡查发现私网捕鱼67人次,收缴渔网、鱼竿30余个,现场宣教20余人,制止搭救跳河轻生者2人。
强化引领“生态联勤”新力量
随着“城警联动”的不断精细化,各种社会力量也是逐步团结在一起,融入到了“一体化”生态联勤队伍,构建起月河街道群防群治体系——生态护卫队。
护卫队成员以“楼道微管家”团队为主,该群防品牌队伍成立已有4年多,从致力于化解小区纠纷、楼道安全开始,不断拓展至信息宣防、生态维护等方面,为辖区群防群治体系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,截至目前该团队成员已有260余人。
“生态联勤”群防守护开展以来,已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00余次,保护生态环境宣防40次,集中定位生态巡防30次,收集各类线索50条,有效助力了辖区生态守护工作。
城警一体 生态联勤
湖州公安将持续以最高标准
实施“生态警务”战略
让老城区焕发新活力
分享到: